中国拖拉机网 - 拖拉机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产品资讯 | 故障分析 | 技术信息 | 农机宝典 | 农机补贴 | 企业动态 | 市场行情 | 维修技术 | 行业信息 | 政策法规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故障分析 > 【光荣在党50年】他们见证了第一台"东方红"拖拉机生产
T.biz | 商业搜索

【光荣在党50年】他们见证了第一台"东方红"拖拉机生产

信息来源:tooroo.cn   时间: 2022-07-25  浏览次数:17

   60年党龄的老党员夫妇党旗下书写伉俪情深

袁安如和杨秋凤

  六十多年前,一个江西小伙和一个山东女孩,因为共同的理想相聚河南,从此携手同行,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在鲜红的党旗下,他们相守六十多年,一辈子听党话、跟党走,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始终保持淳朴本色。他们就是红谷世纪花园社区的老党员夫妇——袁安如和杨秋凤。

   积极投身国家工业化建设

  袁安如老人,今年86岁,1961年成为正式党员,党龄60年。杨秋凤老人,今年85岁,1960年成为正式党员,党龄61年。这对老党员夫妇都是江西拖拉机厂退休职工。

  当年风华正茂、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虽已是满头白发,但他们依然精神矍铄、思维敏捷,谈起多年前的往事,老人们仍记忆犹新。

  “我老家是江西丰城的,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差,16岁就被送到吉安当学徒。”袁安如回忆说,1954年,国家决定在河南洛阳建设第一拖拉机制造厂(以下简称“一拖”),他积极响应祖国号召,加入一拖建设大军,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。一年多后,山东女孩杨秋凤因为相同的理想,也成为了建设大军中的一员。

  正是在一拖建设的工地上,袁安如和杨秋凤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爱。他们白天一起参加工厂建设,晚上一起参加夜校学习。袁安如学的是自己喜欢的摄影,杨秋凤则学习拖拉机技术。一拖建成后,杨秋凤通过参加招考,正式成为一名技术工人。袁安如学会了摄影,本来有机会进入洛阳市委宣传部工作,但他毅然选择留在一拖大家庭,从事宣传工作,为国家工业化建设鼓与呼。

   先后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

  正式进入一拖工作后,杨秋凤、袁安如先后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。“在那个年代,百废待兴,人人都充满激情,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。”回忆起往昔,杨秋凤心潮澎湃,“大家对工作都很积极,不分白天黑夜,不停地干,热情高涨。”据杨秋凤介绍,当时,从全国各地招来的工人大都来自农村,连拖拉机都没见过,经过半天安全培训就直接进入生产线当起了工人。没有装配拖拉机的经验,大家就把厂里的两台苏联进口拖拉机拆了装、装了拆,每人轮流拆装五六次,工作十几个小时,忙得饭都顾不上吃。经过上万人的不懈努力,1958年7月20日,新中国第一台“东方红”拖拉机开出了厂房。“很多工人换上了新衣,敲锣打鼓、兴高采烈地护送拖拉机出厂。那一刻,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自豪与骄傲。”

  1960年6月,在生产车间工作积极认真的杨秋凤,终于得到党组织批准,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。“加入中国共产党后,我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,鼓足干劲、力争上游,尽全力为集体作贡献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”

  “东方红”拖拉机出厂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。作为一拖的宣传干部,袁安如拍摄了大量工厂建设、拖拉机生产和第一批“东方红”拖拉机的照片,并向各大媒体投稿,积极做好宣传工作。“为了搞好宣传工作,我们经常往全国各地跑。”袁安如自豪地说,他的足迹已遍布全国,用自己的笔和照相机见证了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“1961年7月1日,党的生日那天,我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。”袁安如激动地说,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天。入党后,他的干劲更足了,他每天采写大量的宣传材料,拍摄大量的照片,还积极参加工厂组织的各类活动。

   响应祖国号召,转战“三线”建设

  上世纪60年代中期,党和国家做出“三线”建设的战略决策,十万建设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开赴贵州,投入“三线”建设大会战。袁安如和杨秋凤积极响应祖国号召,拖家带口,辗转跋涉数千里,奔赴贵州。“作为党员,国家需要时,我们必须冲在最前线。”这是袁安如和杨秋凤作为夫妻的默契,更是作为党员同志的共识。

  支援“三线”建设条件艰苦,环境恶劣,无数工人、干部、知识分子扎根贵州大山深处,艰苦创业,无私奉献,播下了贵州现代工业文明的种子。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,袁安如、杨秋凤夫妇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奉献了青春与热血。“在贵州一干就是13年!”杨秋凤清楚地记着这个数字,言语中饱含着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无限感慨。

  上世纪70年代末,袁安如、杨秋凤夫妇先后调回江西拖拉机厂工作,直至退休。

  从江西出发,足迹遍布中国,最后回到江西,这是袁安如紧紧追随党的步伐;从山东出发,辗转大半个中国,最后来到江西,这是杨秋凤用一辈子听党话、跟党走的决心。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,始终坚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——这,就是他们的初心。(南昌日报记者?赖海荣?文/图)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拖拉机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