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,总共有61个国家与地区被卷入其中,累计近2亿人死伤。在这场打了6年的大战,参战国分成轴心与同盟这两大阵营,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两大阵营全力开动工业机器,生产制造了大量的武器装备,数量多到堆积如山的地步。
以二战中的美国为例,其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非常强,1941年武器生产量就能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,美军参战的4年间光是航空母舰就一共生产了155艘,其它枪支弹药、飞机坦克更是数不胜数,直到1945年战争正式结束那天,美国军工还在全力生产。除了自己生产的,还有大量缴获的武器,战后这些武器都是怎么处理的呢?
二战中的美国动员了1100多万军队,战争结束一下子就裁掉了900万,毕竟维持军队的庞大军费在和平时期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,国家的重心不再是战争而是经济建设,因此大规模裁军是有必要的,国家百业待兴因此安置上也不算困难。
但是面对着庞大的闲置武器装备却不易处理了,如果选择销毁成本会很高,因为自行拆解当废铁回炉有两个问题,一是巨大的浪费,制造的成本远远高于废铁的价值;二是拆解不划算,首先拆解要付出的成本不低,往往拆解费用比废铁价格还高,这样算下来就是个亏,其次拆解后为了方便回收还要分门别类,毕竟不同零部件的金属含量是不同的,这又使拆解变得非常繁琐。
因此各国都不愿意做这种纯亏本的生意,美国的做法最最干脆直接的,他们将这些武器全部低价抛售。二战结束前英国一直是物资中转站的角色,美军的许多武器装备以及补给都是从这里运往欧洲前线的,战争结束得太快,超出了美国的预期,因此美军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在英国,其中就包括有全新的“谢尔曼”坦克,运回美国完全没必要,先不说运回去有没有用处,光是运费就倒贴了,因此美军在当地举行了"跳楼价"大甩卖,每辆只要1100美元就可以拉走。当时在战争中沦为废墟的英法两国自然要把握机会重新武装自己了,因此都趁便宜捡了一大堆回去。
问题是在二战期间美国制造的坦克太多了,M4“谢尔曼”中型坦克在欧洲就有近5万辆,加上美国本土就超过了6万辆。欧洲盟友们虽然做"接盘侠"也消化了不少,但依然有大量的铁疙瘩压在手上,于是财大气粗的美军做出了让之前掏钱埋单的人后悔的举动,居然把剩下的“谢尔曼”坦克全扔进海里了。
后来这些坦克被欧洲国家像钓鱼一样勾了不少上岸,晾干检修一下照样能用,如果事先知道美军会这样操作,他们打死都不会买的。至于在美国本土的坦克处理价就更便宜了,据说非常少的钱就能成交了,不过是已经拆除了炮塔的履带底盘,美国农民是买回去当拖拉机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