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夫妻俩清晨骑着电动三轮车出门卖菜,谁知半路发生车祸,一人受伤一人死亡。
有监控拍到:案发时,并没有其他车辆从伤者旁边经过。莫非这只是一起简单的单方事故?六合交警大队民警不敢轻信,而是从电动三轮车上一处不起眼的痕迹找到突破口,并通过监控视频中的声音,成功还原现场,侦破该起案件。
老夫妻清晨摔倒路边,送至医院一死一伤
不久前一天清晨6时,六合交警大队接到报警:在六合区冶山街道四合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有人受伤。
民警迅速赶到现场,一名老妇躺在路边陷入昏迷,旁边还有一名老汉神情恍惚,两人身边散落了一地的蔬菜,地上还有辆侧翻的电动三轮车。
经询问,老汉姓林,今年65岁。早上,他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同样65岁的老伴王某沿X301由东向西行驶至六合区冶山街道四合路段时,不知怎么回事撞了车。因头部受到撞击,林某无法回忆起具体事发经过。
很快,林某和王某被急救车送至附近医院,经检查,林某左侧颞叶脑挫裂伤、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、左侧锁骨骨折等;而王某因伤势过重,虽经抢救还是失去了生命。
是单方事故,还是两车相撞?
老夫妻所驾车为何会侧翻?是被其他车辆撞倒,还是仅仅为单方事故?六合交警大队事故民警迅速成立专案组,全力侦破此案。
不过,调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因事发时天蒙蒙亮,事发地又处于乡村路段,民警找了半天都没发现目击证人,现场勘查也未找到有价值的线索。
民警又调出了事发地东侧的监控视频,视频显示,林某驾车经过监控点位后,整整3分钟内都没有其他同向车辆经过。
莫非该起事故真的因林某开车撞路牙所致?
人命关天,民警不敢轻易做出结论,他们又向刑侦大队技术人员寻求帮助,勘验电动三轮车上的痕迹。
这辆电动三轮车因使用多年,车身上各种擦痕和撞击痕迹很多,再加上事发时车身右侧倒地,留下了较为严重的摩擦痕迹,更是增添了寻找线索的难度。专业技术人员对车身上每一处“伤痕”进行鉴定后,终于在右侧车厢内侧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凸起处,疑似受到尖锐物体碰撞形成,而且这处痕迹很新。
得到这条线索后,办案民警立刻驱车前往现场重新勘察,然而,现场并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尖锐物体。
既然案发现场没有导致事故发生的外物,那么只有一种可能——事发时这辆电动三轮车与其他车辆发生过碰撞,这个尖锐物体就来自消失于现场的第二辆车。
视频中传出“砰”的一声,嫌疑车辆出现了
这第二辆车究竟从哪里来,又到哪里去了?
为找到它,民警扩大搜索范围,将监控视频搜寻范围扩大至案发地东西两侧500米,发现在事发时间段内,有两辆公交车经过附近。
民警又赶到公交公司,借到了公交车行车记录仪的视频,这一次,视频显示公交车停在案发地300米远处小丁庄公交车站上客时,远方有一辆正自东向西行驶的手扶拖拉机。
民警又向案发地附近一居民借来了装在自家院门口的监控视频,这辆手扶拖拉机并未按正常速度出现在视频画面中,只能听到拖拉机的声音由远及近,随后进入怠速状态,在清晨5时38分12秒时,视频中突然传来了“砰”的一声响,一分钟后,拖拉机行驶声音再次响起,离开了现场。
这辆手扶拖拉机有很大作案嫌疑,案件侦破工作终于有了眉目。
排除不可能因素,终寻到肇事司机
民警顾不上休息,回到大队再次调出案发地周边的监控视频,然而,没有一处探头拍到过手扶拖拉机。
这是怎么回事?经验丰富的办案民警排除掉一切不可能的因素后推测,这辆拖拉机很可能为案发地附近居民所有。
民警又到现场附近摸排,得知就在距案发地200米远处,一户张姓居民家中就有一辆手扶拖拉机。
民警立刻赶到张某家中。见到身穿制服的警察,张某吓得脸色煞白。很快,民警在其后院中找到了那辆手扶拖拉机,经初步勘验,该拖拉机左后车厢边角位置及左前车轮护板上有几处蓝色漆片,与电动三轮车颜色符合。
见隐瞒不住,张某交代,事发当天清晨5点,他驾驶拖拉机到马集尖山买米,途经事发地段时,因车辆油门有故障临时靠边停车检查,很可能因天色较暗,再加上拖拉机没有开灯,林某驾驶电动三轮车撞了上来,随后倒地不起。担心对方伤势重,要自己赔钱,张某抱着侥幸心理赶紧离开,没想到还是被交警找到。
至此,这起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肇事逃逸案终于顺利告破。
通讯员 刘文梅
记者 王茸